自動模式這個詞問世以來,人們似乎以定義模式為驕傲,使用模式為潮流。
當單機模式的光環逐漸退出,分布式模式橫空而出,雖然只是簡短的幾句話,我相信以后會有詳細的介紹的,實在沒有,我們也可以寫嘛。
下面文字引自:http://srinathsview.blogspot.com/2011/10/list-of-known-scalable-architecture.html
- LB (Load Balancers) + Shared nothing Units - 緩存服務一般可以使用此種模式,比如CDN
- LB + Stateless Nodes + Scalable Storage - 開放式服務一般采用此種架構,比如Amzon的各項服務大概就是如此。
- Peer to Peer Architectures (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 and Content Addressable Networks (CAN)) - P2P曾經一度流行過,但是個人感覺版權和協議的復雜性會阻擋其發展。
- Distributed Queues –
- Publish/Subscribe Paradigm - 4,5兩條比較貼近,基于隊列的訂閱服務可以設計擴展性極好的系統,但是其復雜性也不容忽視。同時我倒覺得這種服務是可以面向終端用戶的,比如rss新聞訂閱就可以依賴此。
- Gossip and Nature-inspired Architectures - 這個跟P2P類似,該類系統假設大多數人都是好人,從而信息可以在整個社區共享.
- Map Reduce/ Data flows - 大規模數據處理的經典模式.
- Tree of responsibility - 全球網絡架構跟此類似,物理數據中心也可以如此設計.
- Stream processing - 跟map/reduce互補,處理那些耗費時間極短的作業。
- Scalable Storages – 這個其實類似第2條,可能大家都喜歡湊個整數吧。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