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內存管理。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a = 1
a是引用,1是對象。Python緩存整數和短字符串,對象只有一份,但長字符串和其他對象(列表字典)則有很多對象(賦值語句創建新的對象)。
from sys import getrefcount a=[1,2,3] print(getfrecount(a))
返回4,當使用某個引用作為參數傳給getfrecount時,創建了臨時引用,+1.
對象引用對象
class from_obj(object): def __init__(self, to_obj): self.to_obj = to_obj b = [1,2,3] a = from_obj(b) print(id(a.to_obj)) print(id(b)) c = [b,b]
a引用對象b,c引用b兩次。
通過objgraph包(之前安裝xdot)梳理引用拓撲結構。
x = [1, 2, 3] y = [x, dict(key1=x)] z = [y, (x, y)] import objgraph objgraph.show_refs([z], filename='ref_topo.png')
千萬不要兩個對象相互引用或自己引用自己,形成引用環給垃圾回收機制帶來麻煩。
垃圾回收
回收引用計數為0的對象。垃圾回收時python不能做其他任務,降低效率,所以不是總隨時都垃圾回收。python記錄分配對象(object allocation)和取消分配對象(object deallocation),差值高于某閾值啟動回收。
import gc print(gc.get_threshold())
(700,10,10)700為啟動閾值,兩個10是分代回收相關閾值,通過
set_threshold()
重設。手動啟用垃圾回收
gc.collect()
。
分代回收
基本假設:存活越久越不可能變垃圾。
對象分0,1,2三代。新建對象0代,經過一次垃圾回收依然存活歸為下一代。垃圾回收啟動時一定掃描所有0代,如果0代經過一定次數垃圾回收,則掃0和1代,同理掃0,1和2代。(700,10,10)表明10次0代配合1次1代,10次1代配合1次2代。
孤立的引用環
原本兩表對象相互引用后刪除引用,但對象引用計數部位0不會被回收。
則python復制每個對象引用計數,對某個對象i,遍歷所有對象i引用的對象j,將gc_ref_j減1.
更多關于Python相關內容感興趣的讀者可查看本站專題:《Python進程與線程操作技巧總結》、《Python數據結構與算法教程》、《Python函數使用技巧總結》、《Python字符串操作技巧匯總》、《Python入門與進階經典教程》及《Python文件與目錄操作技巧匯總》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Python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