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向對象編程——基本語法
一、類的語法
上一節最后的代碼其實有問題,屬性名字和年齡都寫死了,想傳名字傳不進去。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p = Person("Alex", 22)
print(p.name, p.age)
為什么有__init__? 為什么有self? 此時的你一臉蒙逼,相信不畫個圖,你的智商是理解不了的!
畫圖之前, 你先注釋掉這兩句
# p = Person("Alex", 22)
# print(p.name, p.age)
#加上句
print(Person)
#執行結果
這代表什么?代表 即使不實例化,這個Person類本身也是已經存在內存里的對不對, yes, cool,那實例化時,會產生什么化學反應呢?
其實self,就是實例本身!你實例化時python解釋器會自動把這個實例本身通過self參數傳進去。
你說好吧,假裝懂了,但是這么干有什么好處呢?想了解self的好處,得給Person類加個功能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talk(self):
print("Hello, my name is %s, I'm %s years old!" % (self.name, self.age))
p = Person("Alex", 22)
# print(p.name, p.age)
p.talk() #注意這里調用并未傳遞參數
執行輸出
Hello, my name is Alex, I'm 22 years old!
為何p.talk()未傳參數不報錯,且為何talk方法定義要跟一個self參數?
我們上面講到self其實是實例本身, 那p.talk() 其實相當于p.talk(p),你不需要自己把p實例傳進去,解釋器幫你干了,那為何要在talk定義時加self參數呢?
是因為,你的talk方法里有調用到實例的屬性呀,這些屬性又都是綁定在實例上的,你想調用實例屬性,就必須要把實例傳進去。
構造方法:
__init__(...)
被稱為 構造方法或初始化方法,在例實例化過程中自動執行,目的是初始化實例的一些屬性。每個實例通過
__init__
初始化的屬性都是獨有的
剛才定義的這個類體現了面向對象的第一個基本特性, 封裝,其實就是使用構造方法將內容封裝到某個具體對象中,然后通過對象直接或者self間接獲取被封裝的內容
了解了基本定義,下面詳解下類的方法和屬性
二、類的方法
構造方法
剛才上面已經說了,主要作用是實例化時給實例一些初始化參數,或執行一些其它的初始化工作,總之,因為這個
__init__
只要一實例化,就會自動執行,so不管你在這個方法里寫什么,它都會統統在實例化時執行一遍。
普通方法
定義類的一些正常功能,比如人這個類, 可以說話、走路、吃飯等,每個方法其實想當于一個功能或動作
析構方法(解構方法)
實例在內存中被刪除時,會自動執行這個方法,如你在內存里生成了一個人的實例,現在他被打死了,那這個人除了自己的實例要被刪除外,可能它在實例外產生的一些痕跡也要清除掉,清除的動作就可以寫在這個方法里。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talk(self):
print("Hello, my name is %s, I'm %s years old!" % (self.name, self.age))
def __del__(self):
print("running del method, this person must be died.")
p = Person("Alex", 22)
p.talk()
del p
print('--end program--')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