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給當程序員的老公打電話:“下班順路買一斤包子帶回來,如果看到賣西瓜的,買一個。”當晚,程序員老公手捧一個包子進了家門……老婆怒道:“你怎么就買了一個包子?”老公答曰:“因為看到了賣西瓜的。”
程序員買西瓜的笑話可能大部分讀者都知道,今天寫的這篇文章和這個笑話有一定的關系。
任何編程語言都提供了 if...else... 語句,表示如果(if)滿足條件就做某件事,否則(else)就做另外一件事:
if a==b: print("true") else: print("false")
然而,在 Python 中 else 不僅可以和 if 搭配使用,還有另一種特有的句法是 for…else …,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和 while、try…except 組合使用,例如:
for i in range(3): print(i) else: print("end") >>> 0 1 2 end
但是,你會發現 for…else… 與 if…else… 表現得不一樣,按照以往經驗來說,執行了 for 語句塊中的代碼就不執行 else 里面的,反之亦然。
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恰恰相反,for 循環結束之后接著又執行了 else 語句塊,這就有點意思了,if … else … 翻譯成白話就是 如果…否則…,而 for…else… 翻譯成白話成了 直到… 然后 …,為什么不把它寫成 for…then… 的句式呢?這不更好理解嗎?
另外,即使 for 循環遍歷的是一個空列表也會執行 else 語句塊。
for i in []: print(i) else: print("end") >>> end
繼續探索,如果我們用 break 提前終止 for 循環,會發生什么?
for i in range(3): print(i) if i % 2 == 0: break else: print("end") >>> 0
循環遇到 break 退出后,整個語句就結束,else 語句塊也不執行了。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當循環里沒有遇到 break 時,else 塊才會執行。此刻,你應該明白了,真正和 else 搭配使用的是 for 循環中的 break,break ... else ... 才是兩個互斥的條件
Python 之父為什么要搞出這樣的一種語法糖出來呢?這是我們常人沒法理解的。不過「python之禪」告訴了我們答案: "Although that way may not be obvious at first unless you're Dutch."。
在平時的開發中真的很少有 for...else... 的應用場景,不過,像下面這種場景用 for else 還真是一種 pythonic 的用法。
當你用 for 循環迭代查找列表的中的某個元素時,如果找到了就立刻退出循環,如果迭代完了列表還沒找到需要以另外一種形式(比如異常)的方式通知調用者時,用 for...else... 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 https://stackoverflow.com/a/9980752/1392860 for i in mylist: if i == target: break process(i) else: raise ValueError("List argument missing terminal flag.")
如果不用 for...else... , 那么還需要專門建立一個臨時標記變量來標記是否已經找到了
found = False for i in mylist: if i == target: found = True break process(i) if not found: raise ValueError("List argument missing terminal flag.")
當你想在房間里找某樣東西時,只要在任意位置找到了,就停止繼續搜查工作。但如果把整個房間都翻遍了,還沒找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時,需要告訴人家,很抱歉,這兒沒有你要找的東西。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就用 for ... else ,除此之外,恐怕只會引起誤操作。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