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ython 代碼中可以看到一些常見的 trick,在這里做一個簡單的小結。
json 字符串格式化
在開發 web 應用的時候經常會用到 json 字符串,但是一段比較長的 json 字符串是可讀性較差的,不容易看出來里面結構的。 這時候就可以用 python 來把 json 字符串漂亮的打印出來。
root@Exp-1:/tmp# cat json.txt {"menu": {"breakfast": {"English Muffin": {"price": 7.5}, "Bread Basket": {"price": 20, "desc": "Assortment of fresh baked fruit breads and muffins"}, "Fruit Breads": {"price": 8}}, "drink": {"Hot Tea": {"price": 5}, "Juice": {"price": 10, "type": ["apple", "watermelon", "orange"]}}}} root@Exp-1:/tmp# root@Exp-1:/tmp# cat json.txt | python -m json.tool { "menu": { "breakfast": { "Bread Basket": { "desc": "Assortment of fresh baked fruit breads and muffins", "price": 20 }, "English Muffin": { "price": 7.5 }, "Fruit Breads": { "price": 8 } }, "drink": { "Hot Tea": { "price": 5 }, "Juice": { "price": 10, "type": [ "apple", "watermelon", "orange" ] } } } } root@Exp-1:/tmp#
else 的妙用
在某些場景下我們需要判斷我們是否是從一個 for 循環中 break 跳出來的,并且只針對 break 跳出的情況做相應的處理。這時候我們通常的做法是使用一個 flag 變量來標識是否是從 for 循環中跳出的。 如下面的這個例子,查看在 60 到 80 之間是否存在 17 的倍數。
flag = False for item in xrange(60, 80): if item % 17 == 0: flag = True break if flag: print "Exists at least one number can be divided by 17"
其實這時候可以使用 else 在不引入新變量的情況下達到同樣的效果
for item in xrange(60, 80): if item % 17 == 0: flag = True break else: print "exist"
setdefault 方法
dictionary 是 python 一個很強大的內置數據結構,但是使用起來還是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在多層嵌套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這么寫
dyna_routes = {} method = 'GET' whole_rule = None # 一些其他的邏輯處理 ... if method in dyna_routes: dyna_routes[method].append(whole_rule) else: dyna_routes[method] = [whole_rule]
其實還有一種更簡單的寫法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self.dyna_routes.setdefault(method, []).append(whole_rule)
或者可以使用 collections.defaultdict 模塊
import collections dyna_routes = collections.defaultdict(list) ... dyna_routes[method].append(whole_rule)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