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為大家分享了Python通過cv2讀取多個USB攝像頭的具體代碼,供大家參考,具體內容如下
通過 cv2 可以輕易的拿到攝像頭數據。
比如以下幾步就能打開攝像頭顯示,并通過 q 鍵保存圖片
import cv2 capture = cv2.VideoCapture(0) # 打開自帶的攝像頭 if capture.isOpened(): # 以下兩步設置顯示屏的寬高 capture .set(cv2.CAP_PROP_FRAME_WIDTH, 640) capture .set(cv2.CAP_PROP_FRAME_HEIGHT, 480) # 持續讀取攝像頭數據 while True: read_code, frame = capture.read() if not read_code: break cv2.imshow("screen_title", frame) # 輸入 q 鍵,保存當前畫面為圖片 if cv2.waitKey(1) == ord('q'): # 設置圖片分辨率 frame = cv2.resize(frame, (1920, 1080)) cv2.imwrite('pic.jpg', frame) break # 釋放資源 capture.release() cv2.destroyWindow("screen_title")
現在,接入了一個 USB 攝像頭,并且希望通過代碼同時操作它們,如何實現?
觀察到 capture 的 open 函數,傳入了攝像頭的編號,增加的攝像頭編號是遞增的。
于是修改如下
import cv2 capture = cv2.VideoCapture(0) capture_usb = cv2.VideoCapture(1) # 打開自帶的攝像頭 if capture.isOpened(): if capture_usb.isOpened(): # 以下設置顯示屏的寬高 capture.set(cv2.CAP_PROP_FRAME_WIDTH, 640) capture.set(cv2.CAP_PROP_FRAME_HEIGHT, 480) capture_usb.set(cv2.CAP_PROP_FRAME_WIDTH, 640) capture_usb.set(cv2.CAP_PROP_FRAME_HEIGHT, 480) # 持續讀取攝像頭數據 while True: read_code, frame = capture.read() read_code2, frame2 = capture_usb.read() if not read_code or not read_code2: break cv2.imshow("screen_title", frame) cv2.imshow("screen_title_usb", frame2) # 輸入 q 鍵,保存當前畫面為圖片 if cv2.waitKey(1) == ord('q'): # 設置圖片分辨率 frame = cv2.resize(frame, (1920, 1080)) cv2.imwrite('pic.jpg', frame) capture_usb.release() break # 釋放資源 capture.release() cv2.destroyWindow("screen_title")
盡管這樣已經可以同時操作多個攝像頭,但如果再接入一個 USB 攝像頭,我們無法區分哪一個編號值代表哪個 USB 設備。
檢查了實現的源碼 (見:cap_8cpp_source.html)
open 函數確實只接收索引參數,并沒有其它的同名實現。如果想要通過類似硬件 id 來唯一確定參數,需要單獨實現這樣的方法。
但通過分析源碼發現,getAvailableBackends_CaptureByIndex() 中間有調用到這樣的方法,于是大膽猜測攝像頭信息應該按照 USB 接入順序保存在一個數據結構中,因此可以假定按設備插入的先后順序來判定使用哪個攝像頭。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