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有一個相應的特殊解構器(destructor)方法名為__del__()。然而,由于python具有垃圾對象回收機制(靠引用計數),這個函數要直到該實例對象所有的引用都被清除掉后才會被執行。python中的解構器是在實例釋放前提供特殊處理功能方法,它們通常沒有被實現,因為實例很少被顯式釋放。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們分別創建(并覆蓋) __init__()和__del__()構造器及解構函數,然后,初始化類并給同樣的對象很多別名。id()內建函數可用來確定引用同一對象的三個別名。最后一步是使用del語句清除所有的別名,顯示何時調用了多少次解構器。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
?
class P():
??? def __del__(self):
??????? pass
?
class C(P):
??? def __init__(self):
??????? print 'initialized'
??? def __del__(self):
??????? P.__del__(self)
??????? print 'deleted'
?
?
c1 = C()
c2 = c1
c3 = c1
?
print id(c1), id(c2), id(c3)
?
del c1
del c2
del c3
python沒有提供任何內部機制來跟跟蹤一個類有多少個實例被創建了,或者記錄這些實例是什么東西。如果需要這些功能,可以顯式加入一些代碼到類定義或者__init__()和__del__()中去。最好的方式是使用一個靜態成員來記錄實例的個數。靠保存它們的引用來跟蹤實例對象是很危險的,因為你必須合理管理這些引用,不然你的引用可能沒辦法釋放(因為還有其他的引用)!看下面的例子:
class InstCt(object):
??? count = 0
??? def __init__(self):
??????? InstCt.count += 1
??? def __del__(self):
??????? InstCt.count -= 1
??? def howMany(self):
??????? return InstCt.count
?
a = InstCt()
b = InstCt()
print b.howMany()
print a.howMany()
del b
print a.howMany()
del a
print InstCt.count
所有輸出:
initialized
4372150104 4372150104 4372150104
deleted
********************
2
2
1
0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