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china-pub上首賣的。
大家可以在這個網頁中購買或評論
http://www.china-pub.com/508874
430頁,30塊錢,不知道價格合適不?
我看了一下我最近買的馮倫的《野蠻生長》,很大眾化的書,280多頁,39元。
易中天的《品三國》,銷售量全國都出名,30萬冊,274頁,25元。
聽說IT類圖書銷售都很少,上1萬冊都已經很好了。但愿我的這個定價不要讓出版社虧的太厲害。
還有許多人不知道這本書是講啥的。我也很矛盾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何勇在《垃圾場》中的一段前言:這個東西就像一個麒麟,四不像。
我也針對這個擔憂,我在上海英雄會上也請教過CSDN總裁蔣濤先生,可惜蔣濤先生當時正在接待人,一岔開就過去了。
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如果這本書在西單圖書大廈,把這本書擺在哪里合適呢?
擺到一層管理類圖書里呢?做管理的都扎堆看什么領導學、營銷學、企業經營類的書,一看書名《走出軟件作坊》就跳過去了,因為做軟件的本來就比較少,做軟件的還能看企業管理書籍的更少。
如果擺到四層計算機圖書類里呢?我也多次去西單圖書大廈計算機圖書專區,都是買python、C#、STURCTS、WebService之類純技術書的人,我也看了當當網的計算機圖書類的排名榜,都是純技術類圖書。
喜歡看我的文章的都是些什么樣的人呢?他們喜歡看我的哪方面文章?他們為什么會關注這類文章呢?
我很好奇這些問題。
收到的反饋出乎我的意料。
那天和朋友們一起吃飯,同來的還有一個微軟的人,過去素未謀面。他居然也說:“我也看你的博客,什么時候出版了買一本,現在交一下訂金也可以”。
我問他:“微軟的管理比我的土辦法好很多,為什么還對我的文章感興趣?”
他說:“微軟的軟件開發過程管理當然是一套非常成熟的管理方法,但是微軟中國現在要做的事是幫助合作伙伴一起成長,所以必須提升合作伙伴的開發管理水平。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給他們培訓微軟的軟件開發過程管理方法,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中國國內的軟件公司還有其特殊的地方,雖然有些合作伙伴規模也挺大,但也存在著你所說的問題,所以我對你的解決方法很感興趣”。
無獨有偶,也有一個很奇怪的讀者群。
突然有一天,有個MM加我QQ,希望和我交流,她說她是咨詢公司的。
我很奇怪了,我說:“我寫的文章都是關于軟件開發過程管理,你們做咨詢的怎么也看?”
她說:“現在我們的很多業務都和軟件相關。我們給客戶做一個策劃案,總會用到IT工具。我們做的方案,當然業務需求就需要我們提出了。可是我們和軟件開發公司格格不入,配合的很不順暢。我不知道如何描述需求才能讓軟件公司輕松理解。看了你的博客后我學到不少,現在我工作輕松多了”。
還有一個人是做電子商務市場推廣的。他也看我的博客,而且每篇必看,好像天天等連載一樣,一天要上去好幾回,看看有沒有新文章的發表。
他說:“你講的很多內容其實和軟件關聯并不大,軟件只是一個落腳視點,其本質卻是項目管理。你講的很多細節我過去都沒有注意到,你講了出來,很受益”。
那天,我還收到一封特別的Mail,他并沒有加入我的QQ和我直接交流,而是采用Mail的形式。一般采用Mail交流的,通常是習慣Mail辦公的人。這類人也一般是企業的職業經理人或管理層。
他說他是某個軟件的公司老總(該軟件公司還是國內比較知名的企業),他也很喜歡我的文章。我在文章中所說的現象他們公司也存在,希望能和我見面聊聊。
我在此書寫作的過程中,負責出版我這本書的博文周筠老師說她也看我的文章。我不明白軟件管理和出版有什么可關聯的關系。周老師告訴我她從我的文章中看到了員工眼里的老板,也看到了老板眼里的員工。她身為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老板和員工之間有自然的隔閡、距離,員工們在想什么,員工認為老板是什么目的,老板的決策在員工看來會如何?看完我的文章,她對她的管理細節改變了許多,盡可能照顧到員工的種種感受。
當然,收到的最大的反饋群,就是下面這些群體了。
首先是還沒有畢業的大學生。我講的文章內容都是很細節的軟件公司的內部管理問題,沒有深切經歷的人是感受不出來的。但是也受到在校大學生的歡迎,而且是很多的大學生。這個群體很大。問其原因。大部分回答說我寫的關于做人的道理很不錯,還有關于我所說的一些技術發展趨勢、行業發展趨勢,他們也很感興趣。這讓他們可以找到明確的學習和努力的方向。本來不太了解該學些什么技術社會才需要,Cisco、Ruby、網絡游戲編程,學了一大堆,但不知道社會需不需要,看完我的文章后,對自己未來學習有了自己的定位。
還有一個群體是大三大四的學生。他們面臨著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找一份工作。但是什么公司有前途呢?國內的軟件公司大多什么樣,到底能找到什么工作,面對這樣的公司自己該怎么做好準備,自己如果是專科生或三流大學怎么找工作?企業是怎么招聘看人的?
過去能看到的就是Google的管理、微軟的管理、阿里的管理、盛大的管理、華為的管理等等,但是能進這些企業工作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還要在大量的普通公司謀職。我的文章讓他們真實的了解了國內一個典型的軟件公司到底什么樣。這讓他們踏實了許多。過去都是想象,不是想的太好就是想的太壞,對自己的前途茫茫未卜。現在清晰多了。尤其我寫的一些關于做人的道理,很受用。
還有一個群體是剛剛入職的同學。從一個學生要轉變成為一個公司職員了。面對一個全新的角色,面對一個陌生的公司組織,這個公司組織是怎么工作的,是怎么考核的,是怎么看新人的,自己作為一個新人怎么在這樣一個組織結構和流程下快速適應?如何展現自己的工作能力呢?他們說從我的文章中找到了不少答案。
第四個讀者群體是剛剛工作一年多的員工。他們還保留著過去在學校時候學習讀書的習慣和生活方式。工作一年多,對公司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對公司目前的管理、開發、實施、服務水平不滿意,覺得自己落進一個爛公司,想看看人家正規的管理是個什么樣?看RUP、看CMMI、看XP敏捷開發,當然也湊巧看到了我的文章。
他們評價我的文章說:“沒有看你的文章之前,我覺得公司處處都不行,都需要改善。但是看完你的文章后,我才知道管理一個公司有多難,你的方法雖然不正規,但確實可以解決這些現實問題,或許公司就是這樣吧,永遠這樣,沒有最好。你的文章讓我踏實了許多。過去我想著跳槽,但是你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想也是,每個公司肯定都有問題,就是微軟、Google,還人才流失不斷。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才是目前我的現實目標。”
第五個讀者群是從事開發、實施、服務三年以上的員工。他們去掉了剛出道時的稚嫩和輕狂,他們只想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讓管理的事情就歸管理者去想吧。我的文章中有許多點子可以解決他們手頭的現實問題。
第六個讀者群是剛剛當上開發主管,或者干了一年都不知道如何管理的開發主管。管理的一蹋糊涂,找不到管理重點,也調度不好手下員工。如何做好項目管理,如何做好需求調研,如何改善產品質量,如何調整和老板的關系,如何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積極性。一大堆問題擺在面前,引入自動化測試也不好用,引入版本管理也不好用,引入日清日畢也不好用,到底一個團隊該如何管理呢?也看了CMMI、RUP的書,但不解決問題。想通過業務開發平臺解決開發質量和開發速度和定制修改靈活性的問題,但不知道該怎么做。
有的網友說:“我曾經特別強調流程和工具,認為這樣可以正規管理。咱們國內就缺乏正規。但是我嘗試了許多工具,發現用不起來。看了你的文章才找到原因。我也想開發一個業務開發平臺,但是你也提到了業務開發平臺的局限性。我現在才明白,原來我面臨的問題,只需要一個管理的小小技巧就可以解決,根本不需要動輒就是制度就是自動化工具。人的認知沒有提高,給了自動化工具也不知道為什么用,制訂了制度也不知道干什么使。”
第七個讀者群是混到30多歲正在迷茫出路,想從現在的技術、業界變化中找到自己的機會,想找到自己的優勢和未來定位。
IT界,老有一句話叫:“30歲該怎么辦?”
這個話題已經喊了許多年,但每逢有這樣的帖子,還是跟帖無數,就好似發一篇什么開發語言最有前途一樣,也是跟帖無數,雖然已經討論了N多和N久。
30歲就身體不行了,沒法加班熬夜了,學習知識的速度也不如年輕人了,那樣老板肯定會掃地出門的。這是很多人的擔心。
有的人沒有關系,技術也一般,也不會跟人溝通交流頗為內向,也不知道做點什么產品好,想跳槽但自己投出去的簡歷石沉大海,一做網上的面試題大多不會,心里一個主心骨也沒有,現在非常擔心失去工作。
看完我的文章后,覺得我提到的程序員的出路不錯,也看到了老板和管理層的想法。過去總覺得管理層和老板跟天神一樣,一過身邊都不知道如何打招呼如何報告,現在心態平穩多了,舒展多了,也開放多了。覺得我說的對,管理層和老板也是人,他們也是從普通員工成長起來的,他們也有缺點,他們也偷偷看天涯灌水,也到迅雷找電影。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賺錢的機器,也不是萬惡的黃世仁。掃地出門可能只是個別的黑心老板,被媒體有意放大了。
第八個讀者群是自己剛剛出來創業,想知道做什么好,賺錢有前途并且符合未來趨勢,想解決現在什么都缺的小團隊如何更快生產高質量的軟件,如何更快更高質量的實施與服務。
印象讓我最深刻的有兩個創業人,都是三個同學成立了一個小工作室,運作到現在舉步維艱。下一步如何走很茫然,覺得自己努力了多年,什么積累也沒有,都是干了些亂七八糟的項目,錢也沒賺多少,身體也累垮了,也沒有積累下什么可轉化成產品的東西。
一個做企業建站的。做了多年,企業建站現在都被價格競爭到了幾百塊。他覺得實在沒有意義做下去了,想轉型。我跟他說企業建站非常有前途,建議他擴展為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造方案,為企業提供域名、托管、建站、維護、搜索引擎優化、搜索排名營銷、關鍵字排名營銷、博客營銷、口碑營銷、窄告營銷、流量統計分析、論壇運營、在線客服運營。小伙子聽了我的話,頓時大悟,原來機會就在拐角。
一個是做亂七八糟項目的,接單就開發。這幾年接了N個單子,但都沒個重樣的,所以也沒有啥可以轉成產品的。我說你們為了提高你們的開發速度,肯定積累了不少代碼生成工具和公共代碼吧,否則你們接的活都不一樣,你們如果每個活都從第一行代碼寫起,你們肯定累死了。他說是,他們現在有一個插件,既可以生成JAVA代碼,又可以生成.NET代碼,而且有生成模板可以靈活改。我說這就是你們的核心競爭力。
對,機會就在拐角。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