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engyun_ustc 20070408
前兩天,
只說
和
詹臏
一致認為“
一個站點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互聯網最基本的用戶需求。
”什么問題呢?“
內容不缺乏,缺乏的是如何找到需要的內容。對于提供服務的站點來講,就是發掘出用戶需要的內容,展現給需要這些內容的用戶
”
CSDN 是如何應對這個問題的呢?英雄們從哪里冒出來的呢?
CSDN 有 150 萬注冊 ID ,有 50 萬活躍用戶,每月會員增長兩萬。
從現在的情形看, CSDN 有這么幾種機制:
第一種,像 只說 說的“ 找一群資深的編輯,通過他們自己的經驗,從互聯網甄選出自己用戶需要的內容 ” ,所以您可以在 BLOG.CSDN 首頁 上看到諸多的專家:
“ 沈東良 鄭昀 楊普 韓小明 田春峰 馬帥 馬沛 褚誠云 劉洪峰 李錕 袁泳 袁萌 劉江 Tinyf 白慧冬 辛佳雨 衣明志 胡百敬 芮祥麟 李晗 王猛 李會軍 謝文初 張建峰 童繼龍 謝廷寶 司紀剛 崔啟亮 付江 關文林 賀炘 廖俊才 錢冰 龍如俊 鄭健 陳黎夫 陳振飛 閆輝 陳瑞江 潘李亮 漢飛揚 蔡世友 ”以及社區焦點、頭條推薦、精華文章。 這都是編輯遴選的結果 。
第二種,近似于 只說 說的“ SN 推薦”,或者說就是龐大而活躍的社區內部的“推薦”機制, CSDN 還應該沒有 ( 有的話請糾正我 ) 。 CSDN 使用的是強大的積分體制,也算是 SN 推薦的英雄生成機制。因此而涌現出來了“ CSDN 名人堂”“十大社區 MVP ”以及眾多大版主小版主。
第三種,用戶行為分析。這個我只能說, 360doc 給 CSDN 做的“博文相關性推薦”“發貼的相關帖子提示”都是一種有效的用戶行為分析,不過分析的是文字,還不是行為。什么是行為?點擊?回復? CSDN 下一步肯定要推出針對點擊/回復行為的挖掘機制。不過,“博文相關性推薦”“發貼的相關帖子提示”還是不錯的,起碼能夠實現“ 跟他同樣 寫作類似 內容的用戶,同時還寫作的其他 內容 ,就很可能成為該用戶喜歡的內容 ”
那么還有沒有其他方式呢?
我還有一種非常樸素的觀點:
博客/論壇寫得較多的同一話題,也可以成為被推薦的內容。 原因很簡單,人們不再討論的話題,應該可以沉下去了;最近被說得多的話題,自然可以繼續流傳下去,比如“技術英雄會”話題。這個機制再加上前面說的第三種方式,就是一個比較健全的發現新熱點發現發掘老話題推送同類人的機制了。我們認為寫作即輸入,寫作即交互。
前面幾種方式有沒有弊端呢?
有。
第一點: 用戶行為本身是不需負責的 。
就像 jason 所說的,如果單憑“ 如果用戶在使用和閱讀,那些使用和閱讀得最多的,就會成為推薦的內容 ”,一定會是“ sex 信息的聚集地,或者成為標題黨的天下 ”。毋庸置疑。中國網民的閱讀習慣必將導致這個結果。
原因在于什么?
網民的閱讀習慣是在隱秘情況下形成的,所以無須負責 。 不需負責的情況下,期望一部分網民的瀏覽習慣能把其他人引往正確的地方,顯然是太樂觀了 。中國不是美國。
第二點:
那么誰會是負責任的?
只有書寫。
是論壇書寫嗎?
很難,帖子很難區分灌水,很難區分惡意刷屏,因為那里也是匿名的,沒有負責一說。所以, CSDN 的積分機制很有效地建立了一個類似于“阿里巴巴誠信通”的體系,讓更多 ID 變得更負責任更真實。
博客,也許才能夠稱之為較為負責的輸入或交互,當然也有很多人的博客僅僅是轉貼。
所以為什么 “創業 + ”社區 甄別用戶時, 固若 堅持用頗為麻煩的注冊步驟,就是保證用戶是負責任的。
只有這樣,才能用 只說 說的第二種和第三種辦法。否則只能用博客書寫來分析。
Trackback: http://tb.blog.csdn.net/TrackBack.aspx?PostId=1556768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