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朋友所托,傍晚的時候,給“華育國際”的中關村校區的一些學員講了一堂課。主要內容是講“如何學技術”,順便在最后也翻了翻自己的特長,侃了部分有關workflow的知識。但主要還是講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技術員。
給這些“孩子們”講課還挺難的。稱他們孩子,那是有根據的。這幫學員都剛剛高中畢業沒多久,大學沒讀上,家長送到“華育國際”這種IT培訓機構,希望短時間學點IT技能可以找個工作糊口。
IT原先是很“高雅”的工作,不過現在真的已經是一個“普通”行當了。跟那些培訓機構培訓“修電器”、“修汽配”、“廚師”等等快對齊了,現在IT也可以“短期培訓入門”了?!?不過,哪個行業都是:入門容易,深究難呀。
俺們這些科班出生的,不也是這樣嘛。一個畢業證也就是一個“敲門磚”,這些“孩子們”學點SSH技能,也是一個敲門磚而已?!?大家彼此彼此。
大家都是:師傅帶進門,修行靠個人。
我用一個Flex流程設計的研發和重構的故事來講如何鉆研技術。故事大約也就是這樣(如下圖),這其實我個人在做那個Flex流程設計器的一些經歷,中間也是斷斷續續做了很多重構,借鑒了很多其他思路:
利用這個故事,是想跟這幫學員分享:
(1)學技術要有 目標 和 壓力
(2)要不斷盡可能找機會重構
(3)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盡可能借鑒已有的良好設計和思路
最后又圍繞,要做好技術,需要圍繞幾點來做:
(1)目標
(2)執著
(3)大量積累、閱讀(文檔、資料、代碼)
(4)大量coding
(5)借鑒
(6)發散思維
(7)重構
(8)開放、共享、交流
(9)框架約束、擴展。
前面幾條好說,估計大家都能理解。對于后面兩天
(8)講的作為技術人員,一定要有顆“開放”的心態,愿意多與其他技術人員進行知識共享、技術交流,分享經驗,共同進步。要不斷的培養更多周邊的技術人員,同時激勵自己進步。
(9)做技術、做組件、做平臺、做架構,都需要在“約束”和“擴展”上找一個平臺。因為你的架構是需要有一定的約束力的,這樣才能保證別人更容易、更簡單的在你的架構上實現一些功能;但你的架構也需要具有擴展性,便于別人在此基礎上應對很多額外情況,更容易實現外圍功能和服務。
這些,其實也是我這么多年來做技術的一些心得。在給這些學員培訓的時候,也在給自己做個總結唄。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