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P協議詳解
一 TFTP協議簡介
TFTP協議全稱為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目標是在UDP之上上建立一個類似于FTP的但僅支持 文件上傳 和下載功能的傳輸協議,所以它不包含FTP協議中的目錄操作和用戶權限等內容。
與FTP相似,TFTP傳輸過程中也有傳輸模式之分,模式的意思是如何解釋數據包里的內容,比如是字符串還是二進制等。目前有三種模式:
- l netascii型:一種修改的8bit ascii碼
- l octet型:即binary普通的二進制型
- l mail型:過時,不再使用
另外,通訊雙方也可以自定義所需的傳輸模式。
二 TFTP協議分析
本分析以RFC1350為主,結合Ethereal截包軟件。TFTP服務器使用Cisco TFTP Server。客戶器使用Cisco TFTP Client。
2.1 TFTP包格式
TFTP共定義了五種類型的包格式,格式的區分由包數據前兩個字節的Opcode字段區分,分別是:
- l 讀文件請求包:Read request,簡寫為RRQ,對應Opcode字段值為1
- l 寫文件請求包:Write requst,簡寫為WRQ,對應Opcode字段值為2
- l 文件數據包:Data,簡寫為DATA,對應Opcode字段值為3
- l 回應包:Acknowledgement,簡寫為ACK,對應Opcode字段值為4
- l 錯誤信息包:Error,簡寫為ERROR,對應Opcode字段值為5
1. 讀寫文件請求包 RRQ/WRQ
讀寫文件請求包的內容如圖2.1所示。
圖2.1 讀寫文件請求包
圖2.2是利用Ethereal截獲的寫文件請求包。
圖2.2 Ethereal截獲的寫文件請求包
從圖2.2可以看出,雖然RFC1350中描述的讀寫文件請求包中并未明確包含option字段,但由于Mode項表示的是一個字符串,故可以把相關內容組合成一個字符串數組放到Mode段里邊。
這個包里的option選項有:
- l 數據包大?。╞lksize)為512字節
- l 超時時間(timeout)10秒
- l 文件大?。╰size)6656000字節
2. 文件數據包 DATA
數據包的格式如圖2.3所示。
圖2.3 DATA包格式
圖2.4 Ethereal截獲的DATA包
圖2.4為Ethereal截獲的數據包。
從圖2.4可以看出,該包的包號由Block字段給出,目前該包號為1,最大值為65535,輪流使用。數據包的起始包號從1開始。
另外,TFTP規定,DATA包中數據大小最大為512字節。當DATA包中數據字節小于512時,就表示這是讀寫文件數據的最后一個包了,我們姑且可稱之為結束DATA包。
3. 回應包 ACK
回應包格式如圖2.5所示。
圖2.5 ACK包格式
圖2.6所示為Ethereal截獲的對上面的DATA包回復的ACK包。
圖2.6 對Block1數據包的回應包
ACK中的包號為鎖確認的數據包的包號,例如數據包的包號為100,則該ACK包的包號也為100。
4. 錯誤信息包 ERROR
錯誤包格式如圖2.7所示。
圖2.7 ERROR包格式
其中,RFC1350中ErrorCode定義了7個值,其值和含義分別如下:
- l 0 Not defined, see error message(if any)
- l 1 File not found
- l 2 Access violation
- l 3 Disk full or allocation exceeded
- l 4 Illegal TFTP operation
- l 5 Unknown transfer ID
- l 6 File already exists
- l 7 No such user
圖2.8為Ethereal截獲的ERROR包。
圖2.8 錯誤包
紅色警告的原因是因為該字符串未以0結尾??赡苁强蛻舳说能浖ug
TFTP規定,ERROR包不會重傳也不需要確認,所以有可能對方收不到ERROR包,TFTP建議采用某種ERROR包超時處理機制,但并沒有給出具體信息。
2.2 TFTP工作流程
TFTP的工作都是由客戶端發起一個RRQ或者WRQ開始的。這里分別以WRQ和RRQ為例,講述讀寫的工作過程,以及錯誤處理等內容。
用S表示Server,C表示Client。
1. WRQ工作流程
- l S在端口為69的UDP上等待C發出寫文件請求包
- l C通過UDP發送符合TFTP請求格式的WRQ包給S。從UDP包角度看,該UDP包的源端口由C隨意選擇,而目標端口則是S的69。
- l S收到C的這個請求包后,需發送ACK給C。對于寫請求包,S發送的ACK包確認號為0。
- l C發送DATA數據給S,S接收數據并寫文件
- l 當C發送的DATA數據長度小于512字節時,S認為這次WRQ請求完成
這里我們要明確一點,如果有多個C同時向S發起請求的話,S如何正確發送包到對應的C呢。
在TFTP中,一次請求中所有包的源和目標都由Transfer ID(TID)來標示。TFTP規定TID值就是UDP包中的源和目標端口。也就是說,一次請求過程中,S和C通過UDP包的源和目標端口來判斷這個包是不是發給自己的。
以WRQ為例,C向S的69端口發送一個文件請求包,這個文件請求包中UDP的源端口號為C的TID(假設C選擇4845作為它的TID),目標端口為69(這個時候由于請求還未接受,所以這次請求的UDP包中目標端口不是TID)。S收到這個請求后,將另外采用一個UDP端口(應該另啟動了一個UDP Socket)假設為4849來回復這個請求的ACK。這樣,這個回復的UDP包的源端口就是S的TID(=4849),目標就是C的UDP端口(TID=4845)。以后,這次請求的后續所有包都在端口為4845和4849中來往。
上述過程隱含了一定程度上的容錯處理。例如,C收到一個TID不是4849的包,則認為這個包是錯誤的。
另外,S對于每個請求,都要采用一個不重復的新的UDP端口號作為它的TID,也就是說,S上同時存在的n個請求的TID都將不同。
這里再介紹下TFTP的回復ACK機制。雖然TFTP中有指定的ACK包作為回應,但在普遍意義上,DATA包和ERROR包都可以作為上一次發送包的響應。
一般來說,C發送了一個非結束DATA包給S,如果在超時時間內,C未收到S發送的ACK,則C繼續發送這個DATA直到S回復ACK。這種情況是比較好理解的。
但假如S回復了上一個非結束DATA包ACK后,C在S的超時時間內沒有發送下一個DATA包,則S將繼續發送這個ACK。從這個角度看,S等待的這個新DATA包是對上一次ACK的確認。
2. RRQ的工作流程
RRQ和WRQ類似。
- l S在端口為69的UDP上等待C發出讀文件請求包
- l C通過UDP發送符合TFTP請求格式的RRQ包給S。
- l S收到C的這個請求包后,將直接發送DATA包給C,這個DATA包中含S選擇的TID作為UDP的源端口和C的TID作為UDP目標端口,起始包號為1。
- l C接收來自S的DATA包并回復ACK。直到請求完成
3. 連接和錯誤處理
UDP實際上沒有連接的概念。但從上面分析的RRQ和WRQ看,S在69端口上等待請求,而且S總是生成一個新的UDP來完成和C的交互。這個過程和TCP的listen以及Accept非常類似。所以TFTP把這種交互也稱作connection。只不過這種連接是隱含在請求中的。
一般情況下,連接的建立由一次成功的請求來發起,當最后一個DATA包發送完畢并且ACK回復了后,則連接正常關閉。在傳輸過程中,如果出現錯誤,假設S向C發送了一個ERROR包,如果C收到ERROR包,則連接關閉。如果C沒有收到ERROR包,則需要啟動ERROR超時檢測機制。需要強調的是對于ERROR包,S和C都不會重傳也不需要ACK確認。
TFTP建議在連接正常關閉的情況,S可在發送確認結束DATA包的ACK后稍等片刻后再關閉連接。例如,當C發送結束DATA包后,S回復ACK后再等一段時間才關閉。再次等待時間中,如果ACK包丟失,C將再次發送結束DATA包或者超時處理。S如果又收到一次結束DATA包后,就知道ACK包丟失了。S可以關閉連接也可以再次發送ACK包。
2.3 TFTP總結
整體上來說,TFTP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簡單及易于實現,這也是設計TFTP協議的一個初衷。
優點:
- l 每個數據包大小固定,這樣在內存分配處理的時候比較直接
- l 實現簡單
- l 每個數據包都有確認機制,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可靠性
缺點:
- l 傳輸效率不高
- l 滑動窗口機制太簡單,并且該窗口僅有一個包的大小
- l 超時處理機制并不完善,RFC1350并沒有給出詳細的處理機制說明
三 范例
這里用流程圖表示S和C端的實現過程。
服務器端:
圖3.1 服務端工作流程
客戶端:
圖3.2 客戶端工作流程
根據上面這兩個流程圖,可以很容易實現TFTP的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具體的超時重傳和錯誤處理機制,可以自己設計并實現。
更多文章、技術交流、商務合作、聯系博主
微信掃碼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掃一掃加我為好友
QQ號聯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寫作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感覺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用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額吧,狠狠點擊下面給點支持吧,站長非常感激您!手機微信長按不能支付解決辦法:請將微信支付二維碼保存到相冊,切換到微信,然后點擊微信右上角掃一掃功能,選擇支付二維碼完成支付。
【本文對您有幫助就好】元
